为人处世,这个心理效应你需要知道
朋友小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。
于是,她每天提前来到单位,节假日工作日主动要求加班,即使领导布置了任务有很大的困难,她也硬着头皮揽下来。
本来说,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好好表现一下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,但是小李却与自己的思想觉悟与行为模式相差甚远,穿插着“过渡表演”的成分。大概过了2个星期,小李渐渐的就懈怠了。
偶尔迟到一下,领导提出的要求更是挑肥拣瘦,结果可想而知,领导对她的印象由好变坏,甚至超过了刚入职什么都不懂的小白。然后悲情地领了盒饭。
像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屡见不鲜,其实一开始给他人一个“高期待”,然后因为自己觉悟不到位,然后高期待就会逐渐变成高厌恶。简而言之:人们喜欢对自己喜欢、奖励、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,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。这也就是阿伦森效应。
就像日常生活中,假如你每天都定时定点的给一个乞丐援助,突然有一天不给了,他会对你产生厌恶,这也是“升米恩,斗米仇”的原因。
那么,运用到人生处世中,如何正确运用阿伦森效应呢?
其实阿伦森对此做过一个实验:将实验中的4组分开,第一组一直褒扬有加,第二组一直贬损否定,第三组先褒后贬,第四组先贬后褒。实验结果发现,绝大部分对第四组有好感,对第三组尤为反感。
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遵循该原理,运用奖励递增或者递减的原理,就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:
如需要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,可以运用奖励递加的方式,以保持和谐的关系;对于别人有意的赞赏,要学会觉察事实,不要沉溺于别人的递加的表扬中,而陷入困境。
2019年8月23日 15:34
ꄘ浏览量:0